首頁 English

PUC

水產試驗所東部海洋生物研究所提供

基礎漁業資訊

評估單位(UoA) 說明
目標魚種 鬼頭刀(Coryphaena hippurus)
漁業地點 臺灣經濟海域
漁具種類 延繩釣
捕撈量(重量) 2,700噸(2020年)
船舶種類與大小 小型鮪延繩釣船
登記FIP之船舶數量 190 艘
管理機關 農業部漁業署

台灣東部海域終年有溫暖流速快的黑潮流經,為洄游性魚類提供一個快速向北洄游的路徑,因此帶來數量龐大的洄游性魚類,也吸引大批大型魚種前來覓食,為當地漁民帶來豐富的漁獲物,鬼頭刀即為其中之一。

鬼頭刀,又稱鱰魚、萬魚及飛烏虎,英文名為dolphin fish 或 mahi mahi,為高度洄游性魚種,成長速度快,半年就可達性成熟(體長約60公分),生命週期約4至5年。鬼頭刀體型雄性大於雌性,主要棲息於海洋表層,以表層魚類(沙丁、飛魚等)為獵食對象,由於其生性喜好溫暖水域,主要活動水層水溫約為25-28度,故喜歡隨著溫暖海流(如黑潮)活動,也因此成為台灣東部海域經濟價值高的生物資源。鬼頭刀的漁季明顯,每年會有兩次盛漁期,分別在4~6月及9~11月,其中又以4~6月的漁獲量高於9~11月的量。

台灣捕撈鬼頭刀的漁船主要來自台東新港、宜蘭南方澳及屏東東港。台東縣成功鎮的成功漁港又稱新港,為台灣東部第一大港,以新港為基地作業之漁船多屬噸位較小之漁船或漁筏;宜蘭縣南方澳漁港為我國三大漁港之一,乃東部漁業重要港口,鬼頭刀作業漁船從10噸以下至將近100噸的漁船皆有;屏東東港為我國遠洋漁業重鎮,參加FIP的漁船主要為20噸以上至100噸的延繩釣漁船。

我國鬼頭刀漁業所使用的漁具主要以延繩釣為主,少數漁船則會在冬天改用曳繩釣作業。延繩釣的作業餌料大多以虱目魚活餌、冷凍秋刀魚及魷魚為主,使用的釣鉤為漁獲選擇性較高的四角鉤。作業位置以東部海域為主,每艘船作業的位置又依各船長的經驗而有所不同,最北可至宜蘭南方澳外海,最南則至北緯20度以北。

一般而言,新港與南方澳的鬼頭刀漁船的作業型態多為當天往返,但有些較大漁船(如東港)需作業5至7天才會返港。當日往返作業的漁船大部分在午夜出航(晚上10至11點),漁船到達作業定點位置後,先進行餌料的準備及釣繩的整理,然後依據鬼頭刀的生物特性,在凌晨3至4點才開始投繩作業。投繩的時間視投放鉤數的多寡決定,一般通常需要花費2小時左右,而揚繩則需視漁獲情況來決定,當漁獲情況良好時,通常要花上10幾個小時才有辦法完成整個作業程序,因此有些漁船在遇到揚繩時間過長而導致超過漁港拍賣時間的狀況時。

根據2020年漁業統計年報資料,全台灣沿近海漁業鬼頭刀年產量約4300噸,年產值約新台幣2億7千萬元。在盛漁期時,一艘船一天最多可捕獲將近上千公斤的魚,對當地漁民來說是相當重要的收入來源。因此,為維護此重要漁業資源,新港區漁會、採購商、加工廠、貿易商及當地漁民共同主動發起FIP行動,希望能透過FIP使這項漁業資源得以永續發展,讓賴此漁業為生的所有人,能永續經營此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