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情形
新港區漁會於103年底決定推動鬼頭刀漁業改進計畫,委請中華民國對外漁業合作發展協會(簡稱對外漁協) 規劃推動執行細節,並於104年2月及6月分別召開兩次鬼頭刀漁業改進計畫之說明會,參與的人員包括政府部門、區漁會、研究單位、採購商、加工廠、貿易商及當地漁民等所有與此漁業有關之人員。
●目前參與新港鬼頭刀漁業改進計畫工作的相關人員/單位,包括:
‧現任工作小組成員:
-農業部漁業署
-台東縣政府
-宜蘭縣政府
-屏東縣政府
-水產試驗所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王勝平教授及其研究團隊
-東港區漁會
-新港區漁會
-蘇澳區漁會
-竹門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出口貿易商)
-鮮品冷凍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冷凍加工廠)
-和誠億水產股份有限公司
-誼美冷凍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金澤冷凍水產有限公司
-188 艘鬼頭刀延繩釣漁船(生產者)
‧其他參與者:
-海冠有限公司
-財團法人臺灣海洋保育與漁業永續基金會
●計畫目標
根據利用MSC評估標準評估之預先評估報告結果,擬定出相應之行動計畫目標包括:
‧每年進行漁業改進計畫檢視會議,檢視計畫執行進展,並視需要修改行動計畫內容。
‧配合漁業改進行動計畫之內容,執行改進行動。
‧上網更新漁業改進計畫之執行進展,並公開追蹤情形報告。
‧在時限內完成行動計畫中的規劃改善項目。
‧使新港鬼頭刀漁業符合國際間對於永續漁業之要求。
‧以最佳可得之科學資料為基礎,發展預防性作法及漁獲管控規則,使資源可以在保育基礎下永續發展。
●執行進度
‧本年12月18日召開113年第二次工作小組會議,會中同意修訂作業報表、同意財團法人臺灣海洋保育與漁業永續基金會(海漁基金會)加入本FIP,以就近協助沿近海漁船船主作業報表填報事宜。工作小組決議於114年2月中召開工作小組會議,討論修訂自主管理公約之淘汰機制標準。
‧113年第一次工作小組會議於本年7月18日舉行,會中審視參與本FIP漁船113年1月至6月作業報表、卸魚聲明繳交情形,以及觀察員派遣情形。會中討論「臺灣鬼頭刀漁業協會」成立申請進展。關於工時記錄表,會中決議以現行可取得之格式記錄船員工時。
‧臨時工作小組會議於4月25日召開,會中討論受委託評估者所建議的環境工作計畫。此外,會中討論成立臺灣鬼頭刀漁業協會之申請進展。
‧112年第二次工作小組會議於12月28日舉辦,會中通過由本協會依社會風險評估報告(Social Risk Assessment)缺失所草擬之社會工作計畫,並同意於113年1月提交予FisheryProgress。本次會議通過多家加工廠以工作小組成員及一般會員身分加入本FIP,工作小組同意依會中決議修訂本FIP工作小組組織章程。另,工作小組成員於會中討論「臺灣鬼頭刀漁業協會(Taiwan Mahi-mahi Fishery Association)」成立進展。
‧新港鬼頭刀FIP於本年12月14日開始進行FIP類型由basic轉型為comprehensive之相關工作,預計於6個月內完成。
‧112年臨時新港鬼頭刀FIP工作小組會議於10月26日舉辦,會中決定委託符資格單位進行漁業評估,以利此FIP類型由basic提升至comprehensive,另為鬼頭刀漁業管理推動制度完備,工作小組決議依人民團體法成立全國性社團法人。
‧112年第一次新港鬼頭刀FIP工作小組會議於7月17日舉辦,會中審視各區漁會漁撈日誌、卸魚聲明書繳交情形以及觀察員派遣至漁船情形,並決議往後會議持續追蹤繳交情形。此外,為使船長及船員更加了解此FIP的申訴機制,工作小組將提供指引及相關文件。另工作小組決議於本年11月前完成魚尺採購及分送,以確保船長更容易遵守自主管理公約有關體長之規定。
‧民國105至111年工作紀錄